2010年春学期临泽镇中心小学工作总结
一、主要工作回顾
1.加强队伍素质提高工程建设。一是抓师德建设,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考核、奖惩机制,完善《临泽镇中心小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实施细则》;二是抓教师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活动,认真实施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《教师法》《江苏省教育五严禁》等法律法规,提高教师思想素质;三是抓教师培训,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。四是与教师签订《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》,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。深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,力求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成效。五是创新工作方式,拓宽工作思路,实行班子挂年段制度,经常下年段深入教师中沟通思想,及时解决教师中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。
2.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建设。创作了校歌,制作了校标,完成了校门口环境建设和新大楼内文化布置,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,搭建扎实有效的校园文化平台,注重校园文化制度建设,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。
3.加强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建设。积极开展高效课堂过关年活动,按照“管理科学、教学有序、学习主动、生动活泼”的要求,着力抓好“细节、过程、规范、态度、创新”五个环节工作,健全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监控体系,使学校教研制度化和管理规范化,教师教学方法科学化与教学过程优质化,学生学习行为自觉化及学习效果高效化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4.加强校园阳光体育工程建设。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,组织“阳光体育”活动,参加全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,获团体第四名,朱光耀同学获单打第二名,学校组织了中国象棋比赛,110名同学参加,为全市小学生象棋比赛选好了选手,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。
5.加强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。一是完善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设备,筹建了一个新微机教室,添置了45台电脑,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;二是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,初步建成学校网站,为创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奠定基础;三是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管理,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,逐步建立教育教学共享资源体系。
6.深化课程改革,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上新台阶。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管理,规范教研、集备活动。同时,召开了十一五规划课题《农村小学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》的立项开题认证会,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。
8.加强校本培训,强化教学特色。本学期,校本教研工作重点落实在高效课堂过关年活动上,着力于抓实“研”的质量,从“实”字上做文章,进一步规范教学流程过程管理,加大研究力度,扩大课程开发领域,推动学校体艺、写字、英语课程取得新进展,开展了六一文艺汇演,表彰了近300名少先队员,开展了书法绘画、手抄报、写字、廉洁文化征文比赛,参加了全市师生才艺展示,有多个节目获奖。
9.完善教学常规管理。树立“质量立校”意识。狠抓教学常态课管理,要求教师上好每一节常态合格课,组织教师多听常态课,行政人员不定期深入课堂听常态课,开展每月常态课教学评点反馈活动,真正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,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,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抓好科学(自然)实验教学、体音美教学、信息技术教学、英语教学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等。
10.坚持与时俱进,创新观念,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。健全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,丰富德育的形式和内容,使德育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、规范化。本学期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,以一日常规教育为抓手,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,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、实效性,形成全员、全方位、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。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作用,大力开展内容充实、形式丰富、富有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,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,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。四年级学生参加了祭扫陈达夫烈士墓活动,全校学生开展了好习惯双十条教育活动。
11. 开展了群众满意学校创建活动,制定了活动方案,开展了师德承诺活动,公示了相关内容。
12.加强综治和安全管理工作。聘保安,装监控,配器械,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,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。
13.开展师生“1+1”爱心帮扶活动,举行了家长一日访校活动,全面开展家访活动。
14.举行了全校安全疏散演练,1分43秒全部撤离到位。
15.利用散学式,召开法制安全知识专题讲座;
16、“和谐班集体建设”专题征文;
17.各中队完善各项少先队建设、开展各项活动、整理台帐资料;
18、各年级召开家长会,同时开展了家长评学校、家长评教师活动;
19、组织开展“文明礼仪,创建和谐校园”的系列教育活动,开展“培养合格公民”主题活动。
20.组织师生参加NOC设计大赛,杨文艺老师将参加全国决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