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学校:
推进有效教学、提高教学效益是一项永久性工程。根据调研,我们发现,仍有部分教师采取“满堂灌、满堂讲”的老办法教学,高耗低效,学生课业负担重。为切实改变现状,优化课堂教学,实现减负高效,现提出推进有效教学的建议,望各校认真自查、自评、自纠。
1.保证当堂训练。当堂练习与反馈时间约15分钟,一般安排在课堂后1/3,要求学生在练习“抬头处”注明时间(年、月、日、课时,采取简写,如2009.12.25K3,“K3”表示第3节课)。
2.加强示范引领。行政干部与骨干教师带头上好有效教学课,确保当堂训练时间。开放课堂,随时欢迎教师观摩。
3.采取责任包干。蹲点校长或年级主任负责把关本级部,督促每一位教师落实当堂训练。
4.实施严格督查。校长要采取多层面的督查措施,包括亲自查、班子成员对非责任区域交叉查等。督查形式:A巡课,检视后15分钟的执行情况;B看书面作业,下课钟响后,立即收齐全班课堂作业本查看;C征询学生意见,口头询问学生,查看《学生评教表》。督查后要做记载,作为过程管理的重要资料。
5.用好《学生评教表》。各校要真正发挥《评教表》的作用,当天评、当天收,妥善保存、定期汇总、及时反馈,从而让学生参与建设有效课堂,细化过程管理。
6.控制课后作业量。学科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限量,不仅考虑本学科,还需考虑其他学科,学生作业总时间不超过上级规定。每次布置作业,要分“必做”与“选做”,并设定作业时长(根据中等生定),要求学生超时即选做。建议学生在课外作业的“抬头”或标题处,注明练习时间、时长。如2009.12.25SC30分,“SC30分”表示时长30分钟。
7.敲定作业清单。学校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调研,商讨并确定各学科保底的练习项目和资料,弹性练习的项目与资料,并出台一份清单,张贴到办公室,告知全体教师。
8.切实加强集体备课。各备课组长要发挥领头作用,汇集集体智慧,精心设计教学预案,严格控制教学容量,设计适量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,预留当堂练习时间(约10分钟),保证当堂反馈时间(约5分钟)。提倡运用学案。
9.及时通报有效教学情况。针对上述要求,各校要设计简便可行的督查记载表(簿),以完善过程记录。要对落实有效教学的教师、认真督查引领的行政干部等相关人员,每周一次进行表彰。同时对做得差的老师进行必要提醒。
另:
12月20日,市教育局组织部分教育干部、班主任、骨干教师参加了魏书生报告会。请各校安排专人将报告情况向全体教师“转播”,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,让全体教师领略名师风采,学习名师长处。网上有魏书生讲座,也可搜寻合适的播放(如深圳龙岗讲座)。
临泽镇中心初中
2009年12月25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