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泽镇中心初中2011-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
2012年全镇教育工作将以落实国家、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为主线,以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为抓手,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工程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、和特色建设工程,努力构建精致校园、特色校园、幸福校园,办好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教育,为临泽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一、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,着力推进教育公平
1.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。切实贯彻《高邮市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》,提升中心园办园水平和质量,继续加大投入,强化管理,并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。幼儿园将试行“园园通”工程,所有幼儿园至少要创成省合格园。鼓励幼儿教师学历提升、专业进修,75%幼师要取得国家级教师资格证书。建立幼师工资待遇保障制度,不断稳定师资队伍,壮大骨干力量。着力加强幼儿园治安、交通、食品卫生及园务管理,遵循幼儿身心发展,切实规范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,严禁跨乡镇招生,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6%以上,全面提升全镇学前教育水平和质量,创建高邮市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。
2.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。响应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求,以创建高邮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进乡镇为抓手,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,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水平,加快中心校的操场建设。继续建设“小学、初中伙伴合作共同体”,完善中心校与分校(完小)一体化教研制度。争创高邮市义务教育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优质均衡样板区。按照省现代化学校标准,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,临泽初中与临泽小学争取创成省现代化义务教育学校。
3.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。加强成人校建设,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。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,全面实施农村人才工程和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等服务项目,实现社区教育覆盖率100%,从业人员培训率50%以上,确保完成社会自考和培训任务。
二、以建设高效课堂为核心,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
4.着力开展有效德育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,把德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。坚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,充分挖掘地方和校本德育资源,在校园文化和学校特色建设中彰显育人功能。坚持贴近实际,贴近学习生活,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,让学生在生动活泼、富有特色的创新活动中接受教育与感化。坚持学校为主体、班主任为核心,充分整合关工委、妇联、家长学校、社区等各方力量,加强留守儿童、家庭困难学生、后进学生的帮扶教育,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。
5.着力建设高效课堂。围绕“建(改)模、释模、用模、评模、评用”,继续加大力度建设高效课堂,深化素质教育,提高教育质量。一要加大教学模式的探索力度。围绕“预—学导航”总体架构,充分依靠与集中全体教师智慧,构建并提炼校本化、学科化以及学段化的教学模式。二要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力度。校长、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带头上践行模式的汇报课、研讨课、示范课,带领教师在实践中完善模式。通过讲座报告、教学沙龙、师徒帮带互助等活动,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和实施水平。各学校要准确把握课堂改革的动态,针对存在问题,及时组织专题研究、小组攻关,推动改革不断深入。三要加大过程管理的监控力度,校长是课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,各学校要在创新过程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机制的过程中,明确职责,狠抓落实,奖优罚劣,提高学校中层及全体教师的执行力,确保课改一步一个脚印,不断取得实效。
6.着力推进体艺活动。认真实施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,确保测试上报率100%,合格率95%以上,优秀率10%以上。深入推进体艺“2+1工程”,强化督查与考评,确保所有中小学均创建高邮或扬州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。积极参与全市学校广播操比赛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、才艺大赛等赛事活动,进一步提高体艺课程实施水平。完善学校“阳光心苑”建设,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。加强学校国防教育,推动“三进”工作不断深入,积极开展“双拥”读书征文活动。
7.着力打造学校特色。除积极探索课堂新模式,努力打造特色课堂外,根据学校办学理念、地方资源、师资优势,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。中心校(园)至少形成二个、其他学校(园)至少形成一个主题系列的校(园)本教材。通过学校艺术节、文化节、科技节、阳光体育运动、中华经典诵读、书香校园建设、百佳特色社团等活动,不断创造和丰富学校特色文化。非中心校至少创建2项、中心校至少创建3项特色活动,确保全体学生参与面超过50%。
三、以优化队伍素质为宗旨,进一步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成长
8.进一步提升干部能力和水平。坚持德才兼备、以德为先、注重实绩选拔培养后备干部,积极落实干部交流、挂职锻炼、学习培训制度要求。组织中小学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外出学习进修,继续开展校长月度沙龙、论坛,促进干部自我提升并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。通过开展干部勤政廉政教育、公开述职述廉评议活动,进一步增强干部自律知识、责任意识以及进取意识,不断增强校长和中层班子的领导力和执行力。
9.进一步优化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。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,积极投入扬州市师德建设“百千万”工程。大力宣传学习师德先进典型,组织感动师生、感动社会人物评选表彰活动,努力营造和弘扬以德施教、以德育人的良好风尚。坚持全员全方位育人,继续评选表彰学校管理、教育教学、后勤服务等不同岗位先进个人。创新师德考评办法,加大考评结果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,提高考评实效。加强教师从事有偿家教、体罚学生、参与赌博等有悖职业规范行为的监督,坚决实行师德“一票否决”制度。
10.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。着力推进师能建设“百千万工程”,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层次优秀课竞赛,在实践中提高技能;策划并开展“临川杯”系列教学专业技能比赛;深入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。鼓励教师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,参与课题研究,进行学历提升,并达成年度目标:幼儿教师大专以上达75%、本科达17%,小学教师大专以上达84%、本科达48%,初中教师本科以上达86%、研究生达1%。
11.进一步完善激励保障机制。各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内分配制度,建立健全与工作实绩紧密联系、充分体现人才价值、有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教师激励机制,特别要在绩效工作考核中突出高效课堂环节的考核。严格考评骨干教师,根据履职情况的优劣发放岗位津贴。根据镇第十届“双代会”议案《关于针对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加强督查整改的意见》,将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强化奖惩,努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。逐步在镇区内有序推行教师流动制度,实现跨片区的、跨初中与小学的流动。
四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,进一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
12.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。一方面,深入开展平安校园、绿色校园、和谐校园、优美校园创建活动,另一方面,强化安全教育、生命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。特别是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安全管理,切实保障学生出行安全。各学校、幼儿园要把接送学生车管理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考核内容,建立、健全接送学生车及其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,落实学生乘车、教师跟车护导等制度。学校、幼儿园要与承运人签订安全责任书,监督车主与驾驶人、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,明确责任。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范畴,进一步提高学生、家长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。
13.认真开展五评活动。以“五评”活动为抓手,全面优化教育行风、政风。一是抓好学生评教师,利用《学生评教表》进行日常性的或阶段性的教学评价,借助评价促使教师关注学生、关怀学生。二是抓好教师评校长,通过开展教师评校长活动,规范学校管理行为,让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多出智出力。三是抓好家长评学校,密切家校联系,办好家长学校,提升家教水平,创“群众满意学校”。四是搞好社会评教育,定期邀请人大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,对学校贯彻方针、办学行为、师德师风、规范收费等方面进行评价。后勤服务工作要进一步按照“集体运作、统一采购、营养配餐、师生同伙、零利润运作”的要求,服务师生,提高满意度。
14.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教。认真执行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》以及《廉政准则》,继续开展“廉洁文化进校园”活动。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,创建“群众满意学校”。严格公用经费、专项经费管理,提高经费使用效益,严格执行教育基建及大宗物品招标采购制度。坚决制止损害师生、家长利益以及败坏教育形象的违纪违法行为。推进校务公开民主管理,继续执行“双代会”制度,全面推行政务校务公开,保障公众和教职工对教育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。
|